伟岸之人从不在弱者面前亮肌肉,当然是好品性。但如果永远龟縮在自己的安乐窝内,无论外面世界如何翻江倒海,都闭目不视、充耳不闻,以致让人们根本忽略其存在——这样或许有安分的好名声,影响力就谈不上了。类似地,如果某个文明画地为牢、弃绝世界,以致成了囚禁中的文明,指望以照耀世界自炫就难了。
文明与文化互有差异。但从本文的议题看来,对二者不严加区别,并无大碍,或许能使语气更顺。
天下何其小
大地之上,苍天之下,就是我们的家园——这种看法简朴之至,却甚合古人的直观。古人称他们眼中的世界为天下,也就十分自然了。
华夏先人误认为,他们熟悉的所居之地,就是整个世界。这在今天看来不免属井蛙之见,其实并不值得后人嘲笑,所有的古文明民族莫不如此。古希腊人相信,最高天神就住在奥林匹克山上;他们眼中的天下——如果他们有天下概念的话——还能有多大呢,不就是希腊那么一点大吗?
古代中国人眼中的天下固然小了点,却一直在“长大”。炎黄时代如何,过于烟远,且不说它。三代之际,是华夏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期,当然也是“天下”概念的发轫期,那时的天下虽然局限于中原一隅,其实已是一块很大的地域了,较之于古埃及、古巴比伦、古希腊等等根本不算小。到战国时代,天下的范围就接近于现代中国的版图了。不要想象,今日之西部边陲,那时全属未知的域外之境。上古先人不仅早有“昆仑”之名,而且在传说中,周穆王还游历过昆仑山呢。秦之后的两千年,华夏版图或大或小,时有出入,但人们眼中的天下,却再无重大变化。每个实现一统的王朝,都被认为“拥有天下”——此说恰恰证明了:古人眼中的天下,大体上重合于华夏之版图。换言之,天下即中国也。
这个天下是不是太小了点?成吉思汗这类狂徒,也许会这样想。
但就在这片天下内,华夏民族创建了自己的文明;以其高度的丰富性而言,这是一个令所有民族惊叹的庞大文明。这个文明有记载清晰的帝王世系,有源远流长的远古神话,有如群星灿烂的古代圣贤,有百家共创的繁荣学术,有山载海藏的文化典籍……。华夏人的天下博大到什么程度,华夏文明就丰富到什么程度。拥有如此壮硕文明的天下,能说它很小吗?华夏后人,没有任何理由抱怨先人开创的天下太小。它已经够大,大到超过同时代许多民族的视野,也大到超过华夏先祖的预期。
现代人或许不胜惊讶:华夏不过是我们的家园,而家园之外还有世界,那才是真正的天下!我们的先人,为什么不从自己家园的围墙边伸出头去,放眼墙外的世界?墙外还风光无限呢。先人留给我们的天下并不算小,而视野终究小了点。在秦始皇时代,这并无大碍;但从历两千年之后的今天看来,就非常不合东方巨人的身份与潜力。
我们终究发现,世界比天下更大;只是我们自我囚禁于天下之内,竟忽略了天下之外的世界。
华夏文化圈
我们的文化注定了,对天下的想象,只能被绑架在帝王的雄韬伟略之上:帝王的雄心止于何处,天下就应止于何处。历代帝王们都认为,版图之外都是“化外之境”,那里的居民,都是“食人生番”,近似于牲畜,不能算文明人类。这样一来,华夏的边界线,也就是文明的边界线,界外无文明!现代世界流行的文化圈概念,古人没有任何意念与想象。
真的,华夏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文化圈呢?拥有一个比领土版图更大的、涵盖许多民族、国度的文化圈,不是一个更激动人心的景象吗?那些雄心勃勃的帝王,都做着开疆辟土的盛世梦,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无限扩展文化圈的大中华梦呢?
今天所理解的“大中华”,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圈。那么,历史上大中华曾经有多大呢?当然包括了历代认定的中国本土;也包括华夏文化影响所及的少数民族地区;还包括周边属国,如越南、朝鲜等等。但很难将大中华的边界再朝外推。从地理上看,西藏、新疆、蒙古理应进入大中华之内,但这些地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归化于华夏文化。就连曾经在华夏文化圈内的越南、朝鲜,后来也与华夏文化渐行渐远。东南亚呢?它是中国的近邻,却离华夏文化很远;它离印度并不更近些,但事实上今天东南亚大体上就属印度文化圈。印度本身就更不必说了,它与我们仅“一墙之隔”,却几乎未受华夏文化的影响,只是向其周边——首先向中国的近邻东南亚——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印度文化,例如就向中国输送佛教文化达千年之久。
两千年之前,中国使者就到了西域、中亚甚至中东地区,不能说我们的先人没尽力。但几乎所有到过的地方都未进入华夏文化圈;反过来,我们的西北边陲后来却进入了伊斯兰文化圈!
那些以强势文明民族为核心的文化圈,构成了文明世界的骨架。在世界历史上,有过风潮强劲的希腊化时期、罗马化时期、伊斯兰化时期、印度化时期……;相应地,世界留下了大片的希腊文化圈、拉丁文化圈、伊斯兰文化圈、印度文化圈……。难道不理应有一个“华夏化时期”,因而有一个比今天所见更大的“华夏文化圈”吗?
然而,这终究没有成为事实。其原因何在呢?是什么力量阻挡了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呢?此中有什么隐蔽的机缘与历史的秘密吗?对于这一切,华夏先人当然莽然无知;但华夏后人还能毫不在意吗?对“五千年文明”的狂热欢呼已经够久了,难道不应分出一点热情用于探究:“五千年文明”为什么始终固守一隅吗?
自我囚禁
华夏文明的影响面,大大小于今天人们的想象,这一事实看来已难以辩驳。问题只是:何以如此?不管答案如何,能肯定的是:没法归罪于某种外界力量。因此,原因只可能存于我们自身。详细的分析并不简单;若简而言之,则可概括为:
华夏文明有一种难以突破的自我囚禁倾向。
“囚禁”,当然是一个让人极具负面感受的词,但它不过是对一种状态的描述而已。囚禁也可以是无意识造成的;华夏文明之被自我囚禁,就并非任何人有意为之。
文明被“囚禁”意味着,它被束缚在某个固定地域内,既少“文化输出”,亦少“文化输入”,这就几乎中断了对外的文化交流。这种中断是自愿实现的,因而是“自我囚禁”。
为什么无意于“文化输出”?首先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所固有的惰性,几乎不对域外事物感兴趣。同时也是因为华夏本土已经够大,足够任何文明巨剧在这块土地上演出。对域外举目四望,所见似乎全是荒蛮之地,不值得用华夏文化去滋养。当然,通过张骞这类使者,还有返国外使、派遣军士兵、商人、鉴真和尚一类的宗教徒等等,华夏的典籍、文字、艺术品、技术等等被带到外邦,但那不过是涓涓细流;况且,鉴真带去日本的,是印度文化而非华夏文化!
郑和下西洋,算是第一次有意识输出华夏文化的伟大壮举,但那只是一个历史插曲,实在没有留下多少影响。
为什么无意于“文化输入”?毫无疑问,首先是对于华夏文化的压倒一切的优越感。岂止是优越感,实际上几乎不认为域外还有什么文化,或许印度佛经是唯一的例外。这种不假思索的文化优越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:在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面前,域外文化确实对中国士大夫难有吸引力。除了佛教文化的输入之外,在数千年中华夏得益于域外文化的例子稀罕至极。直到西方文化传入前夕,乾隆还在振振有词:中华无所不有,无求于外人!这种自鸣得意,叫中国人怎么不紧闭国门,排斥一切化外之物呢?岂止是无意于域外之物,就是已经送上门来的域外珍品,也视而不见,束之高阁。
1794年,英国马嘎尔尼使团送给乾隆的礼品中,包括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火枪与大炮。天朝贵人们竟然懒得打开看个究竟,就放入库房了事。40余年后的鸦片战争中,英国人看到中国士兵依然主要使用长矛大刀,西洋式火枪大炮难得一见,大为震惊。而同为东亚人的日本人,一见到葡萄牙人带来的火枪,数月之内就复制成功。后来中国能不败于日本吗?我不知道,究竟是日本为其“低级”的本土文化所耻,还是中国为其陶醉于“高级”的本土文化所害。
文化辐射力
古代中国人对于“文化输出”与“文化输入”都不感兴趣,并不能解释:对外文化交流的水平何以如此之低;尤其不能解释,华夏文化对外界何以如此缺乏影响力。这件事显然不能以中国人对文化交流不感兴趣来解释。真正强势的文化,即使你无意交流也会远走他乡。这就不能不涉及华夏文化自身的特质,而对此作出解释是远为困难的事情。如果简而言之,不妨说原因就在于:
华夏文化缺乏辐射力!
文化的辐射力是这样一种力量:文化借以从其发源地自动地、难以阻挡地渗透至任何能够生存的地方。辐射力来自文化自身,并非任何势力人为地造成。辐射力当然有强弱之分;但强辐射力文化并不意味着就是优质文化。
我不敢说伊斯兰文化是劣质文化,但也未必有很多人认可它为优质文化。能肯定的是,伊斯兰文化有无与伦比的辐射力!且不说世界各地的印象如何,就是几乎在华夏文化核心区边缘的宁夏,都已经差不多伊斯兰化了!这是某些居心叵测的文化肩客特别推销的结果吗?或者是入侵者用刀剑播种的结果吗?全都不是!它完全是一种自然渗透的结果,就如同水从高处渗下一样,你能奈之何?想必你会想:我们的文化为什么就不能同样不声不响地传播出去呢?
没辐射力啊。这恰恰是问题之所在。
然而,这并没有回答华夏文化何以缺乏辐射力的问题。严格地说,这该由文化学家来回答。但如果满足于一个初步的解答,则只需要很平常的观察。近似地说,不妨将文化比拟于商品——实际上,文化商品就是地道的商品——商品的影响力肯定决定于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。文化的消费者岂不同样要择优而取?对消费者而言的“优”,未必就是优质,还包括廉价、方便、适用。对文化亦是如此。
华夏文化廉价吗?要接受华夏文化,首先就得掌握汉字、汉语。对任何人来说,为此需付出的代价都非同寻常。至于学习汉文典籍、诗词、章句以及一大堆诸如此类的东西有多难,就更不必说了。
华夏文化方便吗?就算某个域外人士,寒窗苦读十年八载之后,接受了汉文化,他能用来方便地交流吗?且不说其他,仅仅说文字。在世界大多数主要语言都已拼音化之后,汉语依然以其方块字为傲,它用起来方便吗?就连紧邻华夏文化圈的满清、蒙古、维吾尔、西藏都不用汉字而用字母,我们还能自豪于方块字吗?
华夏文化适用吗?提倡“君要臣死不得不死”的三纲五常;“存天理灭人欲”的儒家要旨;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”的文化理念;“文以载道”的文学宗旨;以《富春江山居图》为登顶之作的中国画;以王羲之为尊师的书法;关汉卿、汤显祖等人培育的戏曲……,在华夏文化圈内,这些当然都是无上的文化瑰宝。但其他文化背景的人能欣赏吗?对无力欣赏或者干脆不欣赏的人来说,再伟大的文化都是不适用的。对这一点,冯小刚或许比任何人都体会更深:他能畅通无阻地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吗?
如上种种因素,限制了华夏文化的辐射力,因而也就限制了它的传播市场。
传播市场的大小,与文化品味的高下,当然不是一回事。就是全世界都不欣赏华夏文化,我们仍然可以孤芳自赏,坚守不易,没有什么自惭形秽的。不欣赏这些的外人,只当他们没福气!
只是这样一来,就没法以一种高辐射力的文化自傲于世了。或许你只是喃喃地说:那又何妨?确实,那又何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