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科技进步而言,怎么说今天都是一个高奏凯歌的年代。先进的高铁、航天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超级计算机……,为这一切奇迹般涌现而兴奋不已的中国人,都无比乐观,或许相信,就在今天这一代,就会实现躁动千年的人类梦想。不能说如此乐观的人全是无知之辈,但肯定不是真正洞察科学之人。与大多数人的乐观看法相反,许多学者对人类的前景深感忧虑。霍金生前就曾多次警告: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如此之快,人类的安全期或许只剩下几百年了!那么,大多数人深信奇迹般进步的科学,竟然无力拯救人类吗?
迫在眉睫的威胁
对于世界气候大会所发的警报,特朗普只说了三个字:不相信!当然他有权这样说,也有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。但他却无力改变美国的灾难性天气!那是否与世界性的环境恶化有关,无从定论。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事实:近年来,在世界范围内的灾难性天气显著增加了。这里并不需要高深理论与逻辑推理,只需要统计数字;而科学观察者所提供的正是这一类的数字,全世界大多数人似乎坚信不疑,但也有少数人不信。是否是科学界联合起来欺骗那少数不信者呢?
几乎每天都有世界各地恶劣天气的报道,这对于旅游者当然不是好消息,但对于那些有猎奇癖的人却是好消息:这就有了机会,体验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高温、在冻土带度过酷暑、在干旱沙漠欣赏洪水、在北极圈内观看冰山崩塌……。这些都是千年一遇的现象,能在短时间内同时看到,岂不三生有幸!
气象学者的反应却有所不同,他们担心地球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。你不能不承认,他们毕竟懂得稍多一点;他们的文件夹中保存着地质史资料,清楚显示出地球上曾经历过的超热与超寒年代。如果21世纪某个灾难时期来临,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。地球总会按自己的周期运行,根本不会理会其中的人类感受如何!人类在地球面前渺小之至,除了少数“人定胜天”论者之外,都只有听天由命。
当然,并非全怪老天爷,有些变化是人类咎由自取。气候变化是否全由人为所致,姑且不论;空气质量恶化源于人类活动,则几乎无人怀疑。今天岂止北京人,大多数中国人都难得一见蓝天了。对此唯一感到高兴的大概是穷人:老天爷终于使贫富平等了!其实,穷人也未必真正高兴:富人家里有空气过滤器呢。如果因为空气的灾难性恶化,人类健康状况普遍下降,那个高歌猛进的GDP还有用吗?难道争取高水平GDP的目的,只是过几年好日子之后得肺癌死去?优质环境比GDP更重要——要人类明白这个道理,看来花50年时间远远不够!我不免怀疑今天人类的智力,是否真正高过原始人类。
今天,环境恶化的警报频响,并非仅仅是来自气候、空气方面的坏消息。几乎每个方面都是坏消息,致使承受力较低的人,在认真考虑星际移民了——在这一点上,包括你我的穷人显然绝对没有希望!环境恶化更怪不了老天爷,只有一个祸首,它就是人类自己!使环境变成今天这个样的,恰恰是现代化;而不顾一切地追求现代化,正是当今人类的时代病!如果人类不是疯狂地生产、疯狂地消费、疯狂地享受,何至于毁弃那样多森林草原、挖空那样多山峦、截断那样多河流、丢弃那样多垃圾、倾倒那样多有害化学品……。人类希望此生就在地球上享受天堂生活;但在没有到达天堂之前,很可能就被困死在垃圾中,尤其是在废弃塑料的包围中!你没听说,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塑料垃圾岛,已经大如浙江省了!有什么理由相信,它不会在几年之内扩大至大如澳大利亚呢?这种前景的唯一好处,就是不必担心什么外星人入侵地球了——他们肯定会被垃圾岛吓走!
有赖于现代通讯之发达,人们几乎每天都要熟悉一些新名词。但一些新名词只是传递恐怖信息:艾滋、萨斯、温博拉……。或许大多数人认为事不关己,那是世卫组织的事。只是当威胁到了家门口,已经有罹难者被抬入太平间,才有些慌神。人们惊恐于人类为什么会蒙受这些无妄之灾;我则奇怪于人类总是幸运,总在大难之前安然脱身,多少年没发生1919年那种大瘟疫了。但指望好运气将永远伴随着人类,却没有什么根据。刻下突至的疫情,或许就宣告了好运的终结。
尽管如此,政客们仍然淡定如故,在朝堂上侃侃而谈,就一些次要得多的问题争论不休。唯一被急坏的,就只有那些“杞人忧天”的学者,已故的霍金就是其中的最著名者。霍金曾认真警告人类:很可能两百年之后,就得移居其他星球了!当然不会有人听信霍金,大多数人会依然故我。况且,大人物不着急,小人物着急有什么用?
迟缓的科技
我的最好的朋友,不幸死于癌症。他在离世之前给我的信中,发出了最后一声呼天长啸:全世界那样多天才科学家,都干什么去了?难道就没有人急如星火地致力于研究抗癌新药?自此之后,每到听说有人罹患癌症,我都会自然地想到:他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之际,对于没有救命新药问世,该有多大的焦急、遗憾与愤慨!
在受到死亡威胁的病人看来,医学研究肯定是太迟缓了!
在面对当世急务而束手无策的人看来,科学研究确实太迟缓了。
科技发展很慢吗?肯定没有多少人这样想。听说过摩尔定律吗?在半导体行业,每过18个月芯片的容量就要翻一番,这种速度既超过业内人士的期待,也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。但是在医药领域,推出一个成功的新药,十年时间并不算长;而一个危重病人肯定等不了十年。今天,进展不尽如人意的科技研究,并非只此一个。
如果说,环境恶化已迫在眉睫,那么,科学界是否拥有共识:发展环境科学迫在眉睫?不要贸然责怪环境科学发展太慢,没有多长时间之前,根本就没有“环境科学”这个名词!我记得,当学府中第一次挂出“环境科学学院”的招牌时,有人就颇不以为然:又在标新立异、巧立名目了!今天,你知道环境科学有多庞大,它几乎涉及所有科学分支!要在大气环境、水环境、土壤环境等等领域都取得进展,谈何容易。那么,环境科学是发展得太快、还是太慢呢?只有正在致力于此的专家们,才真正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。
仅仅解决大气环境问题,就够专家们绞尽脑汁了。有人想出了简单的主意:关掉煤炉!但替代办法呢?用油、用气都会有污染问题。此时聪明的媒体人出来说:用电不是很干净吗?看来,中等教育并没有教会这些人:电从何来?能够全部关闭燃煤电厂、燃油电厂吗?只有追问到这一层,才明白能源科技的迟缓是一关键问题。出路何在?太阳能?风能?核聚变?这些即使能解决问题,也缓不济急啊。
救亡图存
这就点出了今天的关键危机:为应对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,科技的发展有点缓不济急!多时以来,我们指望科技的,都是为了摆脱贫穷、落后、羸弱,那需要奋起猛进,更需要坚忍不拔的耐心。但今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:可以说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!
令人遗憾的是,就整个科技研发而言,没有什么令人赞叹的摩尔定律。科技不可能在18个月内翻一番。否则,就不存在抱怨科技迟缓的问题了。如果认可科技现状并不如意,该怪谁呢?怪科学家吗?
今天,每到人们莺歌燕舞的时候,我就不免想:人们是否想过,这种好日子能够持续吗?如果北京的蓝天数以10%的比率减少,那么十年之后将减少65%!如果华北地区继续像今天一样使用水资源,那么其水资源的存量下降速度,恐怕难以低于每年10%,因而在十年之后至多仅存35%了,那一点点水足以支撑起一个如雄安般的雄伟计划吗?大人物们最爱说50年后如何、100年后如何;而现实问题恐怕是今年如何、明年如何!时不我待啊。
今天,对科技界来说,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欢庆胜利,而是救燃眉之急!我们能赶在大灾难真正到来之前,多少解决一些紧迫问题,至少延缓灾难的到来吗?
你得赶在最后一片蓝天消失之前,发展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;你得赶在最后一个水井干涸之前,解决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;你得在北中国完全退化为沙漠之前,研究出有效治理沙漠化的方法;你得在土地全被污染得不长庄稼之前,研究出防止与治理污染的方法;你更必得在塑料垃圾岛完全遮盖太平洋之前,解决处理废弃塑料的问题;当然,更须赶在瘟疫击倒所有人之前,开发出有效的药物……。
这岂不是真正的“救亡图存”,岂不是空前惨烈的生死战!人类的未来就寄望于科技的进展!如果失败了,那么就去实施霍金的移民方案吧!但能够按时造成那艘人类赖以逃生的“诺亚方舟”吗?
看不见的手
人们期待于科学界的是什么呢?就是挽救人类于灭顶之灾,那需要“救亡”速度!真不幸,科技有其自身的规则,并非总能如人所愿地快起来,而且欲速则不达!
全人类都伸长着脖子期盼着科学界,但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科学界。今天的科技工作者,无疑是人类中最受人景仰的精英群体。但他们只是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而已,其中并不存在任何权力中心,这意味着不存在科学界的大脑!如同大多数社会领域一样,科学界服从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亦即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。将“看不见的手”的职能交给“看得见的手”的任何企图,都不很成功,多半完全失败。人类中那些志在改天换地的大人物,都渴望将指挥科技活动的权力揽入自己之手;但谁都明白,他们尤其不具有这种能力。
明白了这一点,就不能不承认:就科技事业的整体而言,是不能计划的——那些笃信计划的人,那些拜倒在“科学发展规划”之前的人,想必会怒不可遏!这些人就不去想想,有多少高度原创性的科学成就是计划出来的?计算机、激光、光纤通讯、DNA等等是计划出来的吗?你会立即举出:阿波罗登月工程岂不出于计划!不错,但那只是一项工程,尽管是很伟大的工程;工程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此前就已发现,后者并非计划的结果。
科学界不得不依赖于“看不见的手”,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?
首先是好消息。科学依据其内在逻辑发展,就可能以最佳的方式配置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,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合符科学逻辑的科学思想;科学将以其自身的固有力量,为自己开辟道路。
另一方面,行政当局难以对科技发展进行有力干预,不能通过科技政策优先支持重点领域或重点项目,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,不能像金正恩那样迅速造出核弹……,这些看来都是坏消息。对于某一项技术开发、某一个产品研制、某一项工程而言,“看得见的手”可能作用巨大;但对整个科学发展而言,它终究不起作用。但金正恩干嘛要关心科学呢?他连自己人民的温饱都不关心,他心中唯有核弹而已。但这既不应当是文明国家的行为模式,也不应当是大国的战略。
中国人在批评西医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:可不能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!西医是否确乎如此,此处不论。将上述流行语用于科技战略,则真正是至理名言——科技发展确实不能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,绝不可忽略科学的内在逻辑。这就意味着,解决人类环境治理问题,必定是一个具有极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,涉及范围广泛的科学技术问题,其中也缺少不了基础研究。
你不可能要求金正恩在造核弹之前去作基础研究。但中国人在消除北京雾霾时,不开展环境科学的基础研究,那就不可理解了。一些人很聪明:让西方人去做远水不解近渴的基础研究吧,我们只解决实际问题。中国人的这种智慧确实广有用处,对于研制高速计算机、芯片、电动车等等都颇见效。只是,如果全世界都如此行事,人类科技事业就只能有一个暗淡的明天!就科技进步而言,怎么说今天都是一个高奏凯歌的年代。先进的高铁、航天技术、人工智能、超级计算机……,为这一切奇迹般涌现而兴奋不已的中国人,都无比乐观,或许相信,就在今天这一代,就会实现躁动千年的人类梦想。不能说如此乐观的人全是无知之辈,但肯定不是真正洞察科学之人。与大多数人的乐观看法相反,许多学者对人类的前景深感忧虑。霍金生前就曾多次警告: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如此之快,人类的安全期或许只剩下几百年了!那么,大多数人深信奇迹般进步的科学,竟然无力拯救人类吗?
迫在眉睫的威胁
对于世界气候大会所发的警报,特朗普只说了三个字:不相信!当然他有权这样说,也有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。但他却无力改变美国的灾难性天气!那是否与世界性的环境恶化有关,无从定论。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事实:近年来,在世界范围内的灾难性天气显著增加了。这里并不需要高深理论与逻辑推理,只需要统计数字;而科学观察者所提供的正是这一类的数字,全世界大多数人似乎坚信不疑,但也有少数人不信。是否是科学界联合起来欺骗那少数不信者呢?
几乎每天都有世界各地恶劣天气的报道,这对于旅游者当然不是好消息,但对于那些有猎奇癖的人却是好消息:这就有了机会,体验一生中从未有过的高温、在冻土带度过酷暑、在干旱沙漠欣赏洪水、在北极圈内观看冰山崩塌……。这些都是千年一遇的现象,能在短时间内同时看到,岂不三生有幸!
气象学者的反应却有所不同,他们担心地球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。你不能不承认,他们毕竟懂得稍多一点;他们的文件夹中保存着地质史资料,清楚显示出地球上曾经历过的超热与超寒年代。如果21世纪某个灾难时期来临,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。地球总会按自己的周期运行,根本不会理会其中的人类感受如何!人类在地球面前渺小之至,除了少数“人定胜天”论者之外,都只有听天由命。
当然,并非全怪老天爷,有些变化是人类咎由自取。气候变化是否全由人为所致,姑且不论;空气质量恶化源于人类活动,则几乎无人怀疑。今天岂止北京人,大多数中国人都难得一见蓝天了。对此唯一感到高兴的大概是穷人:老天爷终于使贫富平等了!其实,穷人也未必真正高兴:富人家里有空气过滤器呢。如果因为空气的灾难性恶化,人类健康状况普遍下降,那个高歌猛进的GDP还有用吗?难道争取高水平GDP的目的,只是过几年好日子之后得肺癌死去?优质环境比GDP更重要——要人类明白这个道理,看来花50年时间远远不够!我不免怀疑今天人类的智力,是否真正高过原始人类。
今天,环境恶化的警报频响,并非仅仅是来自气候、空气方面的坏消息。几乎每个方面都是坏消息,致使承受力较低的人,在认真考虑星际移民了——在这一点上,包括你我的穷人显然绝对没有希望!环境恶化更怪不了老天爷,只有一个祸首,它就是人类自己!使环境变成今天这个样的,恰恰是现代化;而不顾一切地追求现代化,正是当今人类的时代病!如果人类不是疯狂地生产、疯狂地消费、疯狂地享受,何至于毁弃那样多森林草原、挖空那样多山峦、截断那样多河流、丢弃那样多垃圾、倾倒那样多有害化学品……。人类希望此生就在地球上享受天堂生活;但在没有到达天堂之前,很可能就被困死在垃圾中,尤其是在废弃塑料的包围中!你没听说,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塑料垃圾岛,已经大如浙江省了!有什么理由相信,它不会在几年之内扩大至大如澳大利亚呢?这种前景的唯一好处,就是不必担心什么外星人入侵地球了——他们肯定会被垃圾岛吓走!
有赖于现代通讯之发达,人们几乎每天都要熟悉一些新名词。但一些新名词只是传递恐怖信息:艾滋、萨斯、温博拉……。或许大多数人认为事不关己,那是世卫组织的事。只是当威胁到了家门口,已经有罹难者被抬入太平间,才有些慌神。人们惊恐于人类为什么会蒙受这些无妄之灾;我则奇怪于人类总是幸运,总在大难之前安然脱身,多少年没发生1919年那种大瘟疫了。但指望好运气将永远伴随着人类,却没有什么根据。刻下突至的疫情,或许就宣告了好运的终结。
尽管如此,政客们仍然淡定如故,在朝堂上侃侃而谈,就一些次要得多的问题争论不休。唯一被急坏的,就只有那些“杞人忧天”的学者,已故的霍金就是其中的最著名者。霍金曾认真警告人类:很可能两百年之后,就得移居其他星球了!当然不会有人听信霍金,大多数人会依然故我。况且,大人物不着急,小人物着急有什么用?
迟缓的科技
我的最好的朋友,不幸死于癌症。他在离世之前给我的信中,发出了最后一声呼天长啸:全世界那样多天才科学家,都干什么去了?难道就没有人急如星火地致力于研究抗癌新药?自此之后,每到听说有人罹患癌症,我都会自然地想到:他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之际,对于没有救命新药问世,该有多大的焦急、遗憾与愤慨!
在受到死亡威胁的病人看来,医学研究肯定是太迟缓了!
在面对当世急务而束手无策的人看来,科学研究确实太迟缓了。
科技发展很慢吗?肯定没有多少人这样想。听说过摩尔定律吗?在半导体行业,每过18个月芯片的容量就要翻一番,这种速度既超过业内人士的期待,也超过大多数人的想象。但是在医药领域,推出一个成功的新药,十年时间并不算长;而一个危重病人肯定等不了十年。今天,进展不尽如人意的科技研究,并非只此一个。
如果说,环境恶化已迫在眉睫,那么,科学界是否拥有共识:发展环境科学迫在眉睫?不要贸然责怪环境科学发展太慢,没有多长时间之前,根本就没有“环境科学”这个名词!我记得,当学府中第一次挂出“环境科学学院”的招牌时,有人就颇不以为然:又在标新立异、巧立名目了!今天,你知道环境科学有多庞大,它几乎涉及所有科学分支!要在大气环境、水环境、土壤环境等等领域都取得进展,谈何容易。那么,环境科学是发展得太快、还是太慢呢?只有正在致力于此的专家们,才真正知道问题的症结所在。
仅仅解决大气环境问题,就够专家们绞尽脑汁了。有人想出了简单的主意:关掉煤炉!但替代办法呢?用油、用气都会有污染问题。此时聪明的媒体人出来说:用电不是很干净吗?看来,中等教育并没有教会这些人:电从何来?能够全部关闭燃煤电厂、燃油电厂吗?只有追问到这一层,才明白能源科技的迟缓是一关键问题。出路何在?太阳能?风能?核聚变?这些即使能解决问题,也缓不济急啊。
救亡图存
这就点出了今天的关键危机:为应对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,科技的发展有点缓不济急!多时以来,我们指望科技的,都是为了摆脱贫穷、落后、羸弱,那需要奋起猛进,更需要坚忍不拔的耐心。但今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:可以说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!
令人遗憾的是,就整个科技研发而言,没有什么令人赞叹的摩尔定律。科技不可能在18个月内翻一番。否则,就不存在抱怨科技迟缓的问题了。如果认可科技现状并不如意,该怪谁呢?怪科学家吗?
今天,每到人们莺歌燕舞的时候,我就不免想:人们是否想过,这种好日子能够持续吗?如果北京的蓝天数以10%的比率减少,那么十年之后将减少65%!如果华北地区继续像今天一样使用水资源,那么其水资源的存量下降速度,恐怕难以低于每年10%,因而在十年之后至多仅存35%了,那一点点水足以支撑起一个如雄安般的雄伟计划吗?大人物们最爱说50年后如何、100年后如何;而现实问题恐怕是今年如何、明年如何!时不我待啊。
今天,对科技界来说,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欢庆胜利,而是救燃眉之急!我们能赶在大灾难真正到来之前,多少解决一些紧迫问题,至少延缓灾难的到来吗?
你得赶在最后一片蓝天消失之前,发展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;你得赶在最后一个水井干涸之前,解决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;你得在北中国完全退化为沙漠之前,研究出有效治理沙漠化的方法;你得在土地全被污染得不长庄稼之前,研究出防止与治理污染的方法;你更必得在塑料垃圾岛完全遮盖太平洋之前,解决处理废弃塑料的问题;当然,更须赶在瘟疫击倒所有人之前,开发出有效的药物……。
这岂不是真正的“救亡图存”,岂不是空前惨烈的生死战!人类的未来就寄望于科技的进展!如果失败了,那么就去实施霍金的移民方案吧!但能够按时造成那艘人类赖以逃生的“诺亚方舟”吗?
看不见的手
人们期待于科学界的是什么呢?就是挽救人类于灭顶之灾,那需要“救亡”速度!真不幸,科技有其自身的规则,并非总能如人所愿地快起来,而且欲速则不达!
全人类都伸长着脖子期盼着科学界,但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科学界。今天的科技工作者,无疑是人类中最受人景仰的精英群体。但他们只是构成一个科学共同体而已,其中并不存在任何权力中心,这意味着不存在科学界的大脑!如同大多数社会领域一样,科学界服从一只“看不见的手”,亦即科技发展的内在逻辑。将“看不见的手”的职能交给“看得见的手”的任何企图,都不很成功,多半完全失败。人类中那些志在改天换地的大人物,都渴望将指挥科技活动的权力揽入自己之手;但谁都明白,他们尤其不具有这种能力。
明白了这一点,就不能不承认:就科技事业的整体而言,是不能计划的——那些笃信计划的人,那些拜倒在“科学发展规划”之前的人,想必会怒不可遏!这些人就不去想想,有多少高度原创性的科学成就是计划出来的?计算机、激光、光纤通讯、DNA等等是计划出来的吗?你会立即举出:阿波罗登月工程岂不出于计划!不错,但那只是一项工程,尽管是很伟大的工程;工程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此前就已发现,后者并非计划的结果。
科学界不得不依赖于“看不见的手”,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?
首先是好消息。科学依据其内在逻辑发展,就可能以最佳的方式配置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,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合符科学逻辑的科学思想;科学将以其自身的固有力量,为自己开辟道路。
另一方面,行政当局难以对科技发展进行有力干预,不能通过科技政策优先支持重点领域或重点项目,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,不能像金正恩那样迅速造出核弹……,这些看来都是坏消息。对于某一项技术开发、某一个产品研制、某一项工程而言,“看得见的手”可能作用巨大;但对整个科学发展而言,它终究不起作用。但金正恩干嘛要关心科学呢?他连自己人民的温饱都不关心,他心中唯有核弹而已。但这既不应当是文明国家的行为模式,也不应当是大国的战略。
中国人在批评西医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:可不能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!西医是否确乎如此,此处不论。将上述流行语用于科技战略,则真正是至理名言——科技发展确实不能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,绝不可忽略科学的内在逻辑。这就意味着,解决人类环境治理问题,必定是一个具有极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,涉及范围广泛的科学技术问题,其中也缺少不了基础研究。
你不可能要求金正恩在造核弹之前去作基础研究。但中国人在消除北京雾霾时,不开展环境科学的基础研究,那就不可理解了。一些人很聪明:让西方人去做远水不解近渴的基础研究吧,我们只解决实际问题。中国人的这种智慧确实广有用处,对于研制高速计算机、芯片、电动车等等都颇见效。只是,如果全世界都如此行事,人类科技事业就只能有一个暗淡的明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