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在我小学六年级时,举家从新疆乌鲁木齐搬至四川眉山,那时候刚从西北回到西南我是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,尤其是身上连续好多年长红疮,直到快要成年才停止,据说只是水土不服和免疫力弱引起的问题。
在眉山这座城市生活了近五年,竟然也习惯了这里,果然孩子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。所谓眉山,其实并不准确,应该说是东坡区。东坡区是眉山市的核心,就像成都之于四川。东坡区的最大特色就是“苏东坡的故乡”,这里还有一处“三苏祠”,整个区域也都崇尚东坡文化。
也不知道为什么父母当时会选择眉山东坡区定居,从新疆来到这里,很快在一个单位老旧小区买了套房。这个小区是真的很小很小,从大门进入后的空坝最多只能停下5-6辆小汽车,整个小区仅有两个单元,你说说有多小。
小区坐落于西郊市场内,也就是传统的农贸市场,可以想象周边环境有多么热闹又无序。尽管如此,我仍然在这里很开心地度过了大半个少年时期,并且这里是我们一家三口的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。后来我们把这套房子出售了,便再也未到过此地。
今天,我和点点老师带着Sheya到眉山逛街吃美食,完成各项预计的目标后,为了打发时间,我提议到曾经住过的地方看看。
细细算来,十几年没有来过这里,在到达之前我甚至猜想这里会不会已经被拆迁了。我的猜想是多余的,这里不仅没有拆迁,环境还变好了些。小区的大门、门牌、围墙已经周边设施都进行过改造修缮,看起来精神多了。
周围的建筑物也都没什么变化,只是环境卫生有所提升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小区对面开了一家“相机店”,全是各种老式相机和怀旧玩具,经营在这里真是别出心裁,因为它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。
多年以后带着孩子故地重游,心里感慨万千,离开这里时我也是个少年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