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分段逻辑与背诵

in cn •  4 years ago 

晚上睡觉前拿起书架上的《金刚经》,翻到最后一页,居然发现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全文。这篇经文我其实以前就能背诵,但好久未读,已经背不出来了。

我尝试再次背诵,抵抗年岁增长带来的记忆力减退。如今再读,感受与年轻时自然有所不一样,大概心中的智慧和大脑的理解力也不一样了吧,毕竟经文还是那些经文。

我发现网上对《心经》的分段都不太利于我背诵,于是我把经文按我的理解分成了以下八段。

  1.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  2. 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。
  3. 舍利子,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
  4. 是故空中无色,无受想行识,无眼耳鼻舌身意,无色声香味触法,无眼界,乃至无意识界。无无明,亦无无明尽,乃至无老死,亦无老死尽。无苦集灭道,无智亦无得。以无所得故。
  5. 菩提萨埵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心无罣碍,无罣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磐。
  6. 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蜜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  7.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,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
  8.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,即说咒曰:揭谛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。

以上八段的逻辑:

  • 第一段是起始段,一篇文章总有首段。
  • 第二、三段是讲舍利子,阐述空(物质)与色(意识)之间的关系。
  • 第四段进一步讲空的内涵,也就是“无”。
  • 第五、六段引用了两个例证,他们从《心经》中取得的收获。
  • 第七段总结:《心经》是终极智慧。
  • 最后一段说明《心经》的咒语到底是什么,“揭谛”其实就是“门”的意思。

我不知道我的理解逻辑是否正确,但有了这个分段逻辑后,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——至少对我而言。人脑记忆东西时,需要模块化,更形象一些,有利于记忆背诵。

通过对《心经》的不断背诵,我经常会有新理解。我甚至查阅了不同的英译本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(也是以中文心经为起始版本),但总是不能完全参透经文,它似雾似雨又似风。大概这就是心经对我而言最有意思的地方吧。

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.
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,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BLURT!